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内外语教学的**学府,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我国培养出外交人才最多的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培养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名,驻外大使400余名,参赞1000余名,部长、副部长近百位。新华社国际部三分之二的主任记者及驻外首席记者、从中国大陆赴联合国的绝大多数高级译员均是北外培养的高级外语人才。我们在其中着重介绍几位有影响力的外交官。
李肇星,1940年10月生,山东胶南人。1964年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在外交部工作。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被派驻非洲。1982年3月,在外交部有史以来的**次新闻发布会上,他以翻译身份正式亮相。1985~1990年整整5年间,他以部长助理的身份兼任外交部发言人,面对西方记者提出的许多刁钻尖刻的问题,李肇星沉着应对,他的机智、坚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被誉为“铁嘴钢牙”外交官。
傅莹,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国**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以善于沟通著称。
吴红波,男,1952年5月生,祖籍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自七十年代起开始从事外交工作至今,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办公厅主任,中国驻德国、菲律宾大使等职。
张业遂,男,汉族,1953年10月生,湖北省天门市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大学学历。2008年9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2008年10月出任安理会轮值主席,2010年2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将出任新的驻美大使,接替业已离任的周文重,59岁的张业遂于2010年3月中旬接任驻美大使一职。2013年2月离任。现任外交部党委书记、常务副部长。 2014年担任马航失联事件中国政府特使。